運價衍生品助力航運之路 —— 記2018年四次運力交收的成功實踐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已經從“航運弱國”發展成為“航運大國”。然而,中國航運強在硬實力,弱在軟實力,在全球航運從“港口經濟”和“船隊經濟”向“航運金融”轉變的過程中,中國航運缺乏“定價權”和“話語權”的短板被無限放大。
上海航運運價交易公司(SSEFC)推出的集裝箱運價衍生品將航運與金融有效融合在一起,通過金融對沖方式,提前鎖定集裝箱遠期運價,幫助航運、物流和外貿企業規避現貨市場中運價大幅波動風險,實現中國航運產業升級。目前,集裝箱運價衍生品能對上!獨W基航線和上!牢骱骄實現運價套期保值,每條航線合同推出6個連續月度合約,航運和外貿企業可有效利用運價衍生品提前鎖定未來半年內的遠期運價。每個合約設有最后交易日,即第三個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發布日,所有未轉讓持倉均在最后交易日15:00進行交收。
集裝箱運價衍生品采用混合交收模式,即指數現金了結與實際運力交收相結合方式。指數現金了結是買賣雙方在到期日以合約交收結算價進行現金結算,有利于維護非航運交易商的投資權益,提升盤面流動性。實際運力交收是買賣雙方通過艙位和集裝箱的實物交割,了結到期未轉讓合同,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的運輸需求。運力交收分為提前交收、按期交收和協議交收,采用保證金方式促進船貨雙方履約。倘若一方違約且情況屬實,守約方將收到交收保證金作為補償。然而在現貨市場中,即使遭受毀約損失,守約方依然會考慮到高昂的律師費用、漫長的訴訟時期以及難以回避的人情世故,無奈放棄應有的權利。
自2018年集裝箱運價交易合同將交收方式設置為“混合交收模式”后,已經成功完成三次運力交收,第四次運力交收正在進行中。這四次運力交收各有亮點。
首筆“混合交收模式”運力交收
合同編號:EU1803
買方:上海新新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賣方:“掠食龍”航運電商平臺
混合交收模式吸引了航運市場極大的關注,雖然理念創新,但未得到實踐檢驗,EU1803交收就是最好的試金石。3月中旬,買賣雙方經過各自縝密商討,決定嘗試最新的交收方式,先后向SSEFC遞交運力交收申請,并配對成功。隨后,雙方于SSEFC會議室商談,就班輪公司、航次、交貨地點、操作費用、期現升貼水等諸多細節進行磋商,并最終達成協議,共同簽署《訂艙合同》和《升貼水協議》(見圖1)。雙方會談輕松且富有成效,因為即使無法達成共識,依然可以在最后交易日采用指數交收方式以現金了結平倉離場,與以往不運力交收就要賠付20%保證金相比,混合交收模式更具有彈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市場的認可。
伴隨著“阿拉伯烏穆卡瑞”輪在上海洋山港區揚帆起航,標志著首筆“混合交收模式”下的運力交收順利完成。交易一小步,航運一大步。雖然雙方僅僅托運了1只集裝箱,卻是航運與金融有效結合的象征。
首次將起運港延伸至內陸地區
合同編號:EU1805
買方: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賣方:上海環世捷運物流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蘇省重點制造企業,以出口光伏產品為主,年出口量達到數萬TEU。由于出口箱量龐大,企業始終處于巨大的運價波動風險敞口之中,得知集裝箱運價衍生品之后如獲至寶,終于找到提前鎖定遠期運價的工具,可是初期了解之后又有點犯難,因為合同標的起運港均為上海港。經過SSEFC的宣傳講解,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方知可以通過升貼水方式將起運港延伸至常州港。
5月22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遞交《按期交收申請表》,與上海環世捷運物流有限公司匹配成功,在SSEFC會議室商談交收細節。經雙方磋商以及大數據分析,此次交收選用APL艙位,綜合SCFI與市場運價以及常州—上海段駁船運費,兩者合計現貨與交收結算價升貼水定為-72美元/TEU。美國總統輪船大中華區總裁趙宏舟作為最終承運人代表親臨現場,見證了此次簽約(見圖2)。
EU1805交收成功意味著航運運價衍生品可以合理利用升貼水,將運力交收起運港延伸至內河港或其他海港,卸貨港也可拓展至歐洲其他港口。
首筆“混合交收模式”美西航線運力交收
合同編號:UW1807
買方:“運去哪” 航運電商平臺
賣方:上海巴士悅信物流發展有限公司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運去哪”航運電商平臺與上海巴士悅信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在UW1807建倉套保2手。臨近最后交易日,雙方高層決定探索嘗試混合交收模式,即1手指數交收,1手運力交收,分別于7月16日和17日遞交《按期交收申請表》,并成功配對,實現“混合交收模式”下的首次美西航線運力交收。另一手7月20日以交收結算價現金了結(見圖3)。
UW1807交收成功充分體現“混合交收模式”的實用性和靈活性,買賣雙方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指數現金了結和實際運力交收;旌辖皇漳J郊缺U虾竭\物流企業運輸要求,又兼顧了集裝箱運輸市場的特殊性。
首筆協議交收&期現互轉
合同編號:EU1812
買方:上海神東船務有限公司
賣方:“樂艙網”航運電商平臺
傳統的即期訂艙無法鎖定遠期價格,遠期合同雖然能一定程度約定遠期價格,卻對違約情況缺乏必要的懲罰機制。上海神東船務有限公司和“樂艙網”航運電商平臺采用“期現互轉”和“協議交收”方式,最大限度規避運價波動和違約情況。買賣雙方于11月12日簽訂《集裝箱遠期訂艙合同》(見圖4),確定遠期運價、交收月份、預計交收箱量、承運企業,然后在EU1812盤面“手拉手”建倉并鎖倉,這是第一次期現互轉,即“現轉期”;等到交收月份,雙方遞交《協議交收申請表》,按照開倉價格共同平倉,隨后進入協議交收環節,這是第二次期現互轉,即“期轉現”。
“期現互轉+協議交收”模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無論合約盤間漲跌或最終交收結算價為多少,雙方都能以商議價格平倉,從而鎖定遠期運價。即使協議交收價超過遞交當日的漲跌停板,同樣可以在15:00收盤之后通過后臺平倉;另一方面,集裝箱運價衍生品在交易和交收階段均采用保證金制度,以訂金方式督促交易商履約,最大限度地保證守約方的權益。
上海港與漢堡港相距10081海里,與洛杉磯港相隔12500海里,漫長的跨洋運輸充滿著不確定性。航運、物流、外貿企業苦于運價暴漲暴跌,由于無法提前預估運營收益或運輸成本,對貿易和運輸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動輒百萬甚至數億美元的運費波動敞口壓垮了不少航運和外貿企業,諸多知名班輪公司或兼并或破產或整合,外貿企業面臨突如其來的運費暴漲無奈選擇違約或虧本履約。
萬里航運路,始于衍生品。集裝箱運價衍生品從心出發,直擊行業痛點,幫助航運和外貿企業在合同簽訂前鎖定遠期運費,并采用靈活的混合交收模式為實體產業“保價護航”。
四次運力交收各有特色,各有亮點,涉及歐美兩大跨洋航線、兩種運力交收模式——按期和協議交收、兩種交易策略——基差交易和期現互轉策略。航運和貿易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靈活選擇不同的交易和交收模式,通過航運與金融的有效融合,實現規避運價波動風險的目的。